原标题:9月中国CPI同比上涨3.1% 专家称全年涨幅可控在3.5%以内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朱宛玲):中国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1%,较8月大幅上涨0.5个百分点,超出此前市场预期,也是7个月来这一指数首次突破3%。对此,专家表示,受多种原因影响,新涨价因素增加较多,尤其是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推高了CPI涨幅。四季度存在一定通胀压力,但全年CPI涨幅仍可控制在3.5%以下。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1%,环比上涨0.8%;同比涨幅略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2.9%,其中新涨价因素约为2.3个百分点。对此,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张亚雄表示,食品价格上涨与季节性因素推高了CPI涨幅。 “一个是其中的食品价格涨价幅度,另外可能是一些季节因素,包括节日啊、天气啊这些也是CPI(上涨)的另外一个原因。”
数据显示,9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98个百分点。其中,新鲜蔬菜价格涨幅接近2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55个百分点。中国交易规模最大的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认为,鲜菜价格涨幅较大跟去年同期菜价偏低,以及今年前些时候的极端天气有关。“去年9、10月份菜价是在连续下降的。特别是去年的十月份和九月下旬,菜价是5年来同期最低的,所以今年的价格肯定要比去年高。但高出的幅度是比较明显的。造成9月份菜价连续上涨和前段时间的极端天气有关系。南方缺菜,有一部分菜需要从北方向南方运输。北方的菜呢,由于去年有一部分菜售价比较低,今年种的面积就稍微小一点。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今年9月份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期明显上涨了。”
今年1-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5%。9月份之前,只有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CPI涨幅在3%以上。而1-9月份CPI变动情况则呈现出温和上升的趋势。对于今年第四季度的CPI涨幅,张亚雄表示,整体不会超过3.5%。“按我们部的预测呢,整个四季度CPI大约在3%到3.1%左右,所以整体上还是一个温和趋势。预测在3%左右也是和近期,特别是从下半年以来经济有个明显的企稳复苏迹象有关。但整体还是会在3.5%的调控上限范围之内。”
此外,同日发布的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继续上涨,涨幅达0.2%,同比下降1.3%,降幅进一步收窄,显示市场需求趋于活跃,宏观经济继续稳中有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