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也叫压迫性外周神经病,是周围神经在其走行途中节段性受压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以下总结了 10 种上半身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四边孔上界为肩胛下肌、小圆肌,下界为大圆肌、背阔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穿过。旋肱后动脉与腋神经在四边孔处受压后引起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三角肌萎缩成 「 方肩 」。
旋前圆肌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或指浅屈肌时神经收到卡压所致;主要表现为前臂近端疼痛,以旋前圆肌区疼痛为主,可向肘部、上臂放射,也可向颈部和腕部放射.
手掌桡侧及桡侧 3 个半手指麻木,拇、示指捏力减弱,拇、示指对指时拇指的掌指关节、示指的近节指间关节过屈,而远节指间关节过伸,鱼际肌有轻度萎缩。
旋后肌综合征是桡神经深支(骨间背神经)在旋后肌腱弓附近被卡压,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拇指外展、伸直障碍,2~5 指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腕关节可以主动伸直(桡侧伸腕肌不属桡神经深支支配),没有虎口区感觉异常。
胸廓出口综合征又称为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肩过度外展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重复性活动、姿势不佳等原因,导致胸廓出口(锁骨和第一肋之间)处的臂丛神经或血管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的统称。
胸廓出口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肩、臂及手部的疼痛、麻木、无力,甚至肌萎缩。也可能出现手部发冷、青紫,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
在肘关节后内侧可摸到两个骨突(即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二者之间有一个弧形窄而深的骨沟,其内有一纤维鞘管-尺神经沟,可在里面触摸到一质韧索条状结构,即尺神经。
在肘关节周围,尺神经走行在肘管(肘尺管)这一隧道内,狭义的肘管指尺神经沟,而广义的肘管的范围可从上臂内侧的 Struthers 弓(内上髁约 8 cm)至前臂近端(尺侧屈腕肌尺骨头和肱骨头之间),尺神经在这一通道内受到压迫、牵拉或摩擦会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环小指感觉异常或麻木。严重者出现手部力量弱,肌肉萎缩,灵活度下降,精细活动不能等。
腕管综合征(CTS),俗称鼠标手,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遭到挤压而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腕前部疼痛及手部麻木无力,常见于正中神经分布的桡侧 3 个半手指。
腕部尺管综合征,又称 Guyon 管综合征、豆-钩裂孔综合征、Ramsay-Hunt 综合征。腕部尺管截面为三角形,前壁为浅腕横韧带,后壁为深腕横韧带,内侧壁为腕豆骨及豆钩韧带,内容尺神经和尺动、静脉通过。尺神经在其内受压引起尺管综合征。浅支受累引起尺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深支卡压可致手的内在肌萎缩,无力,手深部胀痛和灼痛,夜间痛显著,拇支内收,其他四指收展无力,环、小指可表现为爪形畸形,夹纸试验,Froment 试验阳性。
骨间前神经卡压综合征,又称 Kilon-Nevin 综合征,是正中神经的骨间前神经被指浅屈肌腱上缘的腱弓或纤维带卡压所致。表现为肘前疼痛,拇、示指远侧指间关节屈曲力量减弱,如拇长屈肌完全瘫痪可表现为 「 捻 」 征,屈肘时可发现旋前方肌力弱,手感觉正常,无手的内在肌瘫痪。
肩胛上神经在肩胛骨外上角的肩胛切迹内被卡压引起。该切迹外侧为喙突基底,进口外横架其上的横韧带形成一骨-纤维管。
肩胛长期过度活动的职业易导致本病。表现为持续钝性肩痛,向颈及肩胛间区放射,肩部活动增加肘疼痛加重。肩外展外旋力弱。患肩冈上肌和冈下肌可有萎缩,但局部多无压痛。
桡管综合征,又称为桡弓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桡神经深支在桡管内被旋后肌浅层腱弓或桡侧腕短伸肌起腱弓卡压所致。起病缓慢,逐渐发生伸掌指关节、伸拇、外展拇指无力,伸腕偏向桡侧,原因是尺侧腕深肌受累,桡侧腕深肌完整。手术需探查骨间背神经常见的卡压点,包括桡骨头前方、桡侧腕短伸肌弓和旋后肌的 Frohse 弓。
作者:曹文亮
排版:景胜杰
图源:站酷海洛
投稿:jingshengjie@dxy.cn
参考文献:《实用骨科学》《手外科》《临床神经解剖学》《奈特人体解剖学图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