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为大家分享骨科、脊柱外科常见的 5 种手术图谱,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开放式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术、微创腰椎椎板切除减压术、经椎间孔微创腰椎椎体融合术。通过图示介绍相关手术的要点与难点,希望能对年轻的脊柱外科医生、医学生带来帮助。
1. 术前准备要点:
2. 术中使用双平面透视机。
3. 球囊套管的开口点应位于椎弓根的 10 点或 2 点位置即上外侧角,取决于左右。将置入通道设计于该处可保证其离神经根最远。如前后位片所示插入通道,侧位片上套管通过椎体后缘线之前不能越过椎弓根内壁。
4. 通道开口点位于关节突关节外侧,这样可以避免损伤关节囊。
5. 术中透视证实球囊位于椎体前部,这可避免骨折块向后突入椎管。
6. 球囊充气为骨水泥注入建立潜在空间。
7. 透视下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在正侧位片上仔细观察以确保椎体边缘不被侵犯。如果发现骨水泥溢出,则停止注入。应避免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后部。
8. 理想情况下,正位片上骨水泥充填应该通过中线。
9. 潜在风险:
严重骨质疏松导致透视效果差
骨水泥栓塞
骨水泥向椎间孔或椎管溢出
套管置入不当引起椎弓根骨折
骨水泥充填不足
8. 潜在风险:
椎弓根钉侵犯内侧和下壁可能损伤神经根和脊髓
螺钉太长侵犯前方骨皮质可能导致血管或内脏损伤
椎弓根螺钉置钉位置不当可能引起螺钉拔出或固定失败
1. 术前准备要点:
2. 皮肤切口:后正中切口
3. 切开前确认筋膜
4. 逐层确认筋膜并在棘突正中上方打开,应用 Cobb 骨膜剥离器进行骨膜下剥离
5. 暴露椎板直至关节囊内侧部分
6. L4 棘突的下部分及 L5 棘突的上部分,连同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一起去除
7. 应用枪钳去除黄韧带
8. 通过潜行咬除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来对侧隐窝进行减压
9. 将神经根轻柔牵向内侧,暴露椎间盘,清楚暴露硬膜囊及神经根
10. 应用尖刀在突出椎间盘上切开纤维环
11. 髓核钳咬除椎间盘组织
12. 潜在风险:如果手术做错了间隙,通常是在应手术的上一个节段。如果没有发现预期的病变,在切开纤维环之前需要透视或摄 X 片证实
1. 术前准备要点:
2. 显露半椎板
3. 高速磨钻去除椎板
4. 从上位L4椎板连接处去除黄韧带
5. 潜行减压同侧 L4-L5 小关节
6. 触及对侧椎弓根及侧隐窝
7. 在通道引导内侧减压,因此体表中线应跨过减压区。完全的椎板切除术表明硬膜囊完全减压彻底,但是覆盖其上的椎旁肌肉得以保留。
8. 潜在风险:手术时间相对延长,刚开始做微创手术时并发症可能也会增加。在做微创手术前,一定要熟练掌握开放手术技术。当你从开放转向微创通道手术时,你必须掌握配套的技术。建议从软组织减压开始,然后做椎管狭窄,最后做融合术。
1. 术前准备要点:
2. 把工作通道准确放置在病变水平,完成最初的显露。通常情况下要去除椎板上附着的残余椎旁肌肉组织。
3. 一旦显露椎板,用高速磨钻磨除椎板,仅剩下黄韧带。椎板切除术要通过峡部延伸至外侧。取下的骨植入专门的收集袋中保存。
4. 椎板切除术向头端延至黄韧带止点,硬膜外脂肪或硬膜囊通常能看到。如图,椎板切除术切除范围的头端标志,磨钻用来切除外侧的峡部。
5. 一旦磨钻通过峡部,下关节突就可以去除,完成小关节切除术,显露病变椎间隙。
6. 切除黄韧带。最开始的时候要保留黄韧带,在实施减压时能起到保护硬膜囊的作用。
7. 应用双极电凝凝结椎间隙静脉丛止血。
8. 一旦完成静脉丛电凝止血,下位的椎弓根(L5)及 L4-5 椎间隙就能看得很清楚。L5 神经根中间部就在椎弓根内缘。L4 神经根出口就在椎间隙上缘,但并不一定需要显露。
9.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操作空间在椎间孔上位神经根出口的内侧。准备椎间植骨需要在侧位透视下进行。
10. 联合应用桨状撑开器及终板刮刀清理椎间组织,以利后期植骨。
11. 一旦椎间盘组织清理干净、终板准备完毕后,把一漏斗置于相应椎间隙。把椎板切除过程中收集的骨碎片植入椎间隙。
12. 植入椎间融合器,注意保护好神经根。
13. 椎间融合器要倾斜于中线植入椎间隙。如果要对对侧进行减压,可以调整工作通道倾斜指向靠近硬膜囊侧。
14. 潜在风险:不完全的小关节切除会妨碍椎间隙的显露,使得经椎间孔通道变得很狭窄,随后可能会被迫植入不够大的椎间融合器,从而使椎间融合器移位及假关节形成的发生率增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