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无以求全
宁静以致远
当前位置:首页 > .html

内踝内固定装置,你真的选对了吗?

作者:智医健康发布时间:2023-06-01 18:29分类: 浏览:175评论:0


导读:踝关节骨折是成人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在美国,踝关节骨折每年的平均发生率为187/100000,而在踝关节骨折,内、外后踝最易累及。踝关节具有高度的关节匹配程度,微量的移位对于胫距关...

踝关节骨折是成人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在美国,踝关节骨折每年的平均发生率为187/100000,而在踝关节骨折,内、外后踝最易累及。踝关节具有高度的关节匹配程度,微量的移位对于胫距关节的压力分布改变可以产生显著的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的来临势不可挡,人体的各个关节的退变以及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是一个可预见的结果,踝关节炎相较于膝关节、髋关节的特点在于踝关节的退变往往是继发于创伤因素的结果。


因此一个完美的解剖复位对于延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内固定装置的正确选择对于骨折的固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常用的内踝固定装置主要有:克氏针,螺钉,钢板,克氏针张力带。


克氏针

克氏针固定相较于钢板、螺钉等装置而言并不牢靠,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克氏针是一个可选择的内固定方式。


由于踝关节骨折大多由旋转暴力引起,而三角韧带相对较坚韧,因此当暴力传导至内踝时,很可能引起内踝的撕脱性骨折,当骨折块相对较大,但是又没有足够的空间选择螺钉,钢板等内固定时,克氏针固定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且针对未生长发育完全的儿童而言,克氏针内固定是避免骺板损伤的一个最佳选择。


但是,要维持固定的稳定,一个合适的克氏针置入数量及方向至关重要,因此有学者对此开展了一项生物力学研究,研究显示三根克氏针固定,其中两根交叉打到对侧皮质,另一根与骺板平行具有相对其他克氏针固定更强的稳定性。

 

 图源:DOI: 10.1016/j.injury.2015.10.043


克氏针张力带

当内踝撕脱性骨折骨折块较小,螺钉无法固定时,AO建议使用张力带固定内踝小撕脱型骨折。但是这项技术的一个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是植入物引起的周围软组织激惹和植入物移除的二次手术。


有研究者针对克氏针张力带治疗效果与螺钉固定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显示,克氏针张力带相较于螺钉具有更加好的效果。


但是最近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提出了异议研究者认为,无头加压螺钉的治疗效果不亚于克氏针张力带,并且可以明显减少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装置的概率。

 

图源:DOI: 10.1186/s40064-016-2155-z


螺钉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使用部分螺纹金属螺钉的拉力螺钉是固定内踝骨折的的标准技术。目前临床上对于内踝螺钉固定的螺钉类型并无明确固定,无头加压螺钉,部分螺纹拉力螺钉,全螺纹拉力螺钉均有报道使用,并且都获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Park等人使用无头加压螺钉固定内踝骨折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William等人在生物力学、临床预后、影像学预后等方面比较了单皮质部分螺纹拉力螺钉与双皮质全螺纹拉力螺钉在固定内踝骨折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双皮质全螺纹螺钉相较于传统的内踝拉力钉具有更好的效果。


对于内踝骨折块较小,可以置入一枚螺钉,但是无法置入两枚螺钉的情况,也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Jessica等人比较了单螺钉与双螺钉固定内踝骨折的预后情况,研究显示单螺钉固定也足够牢靠,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但是从理论上看,内踝周围的韧带肌肉组织在踝关节活动时会提供一个旋转的力,而单螺钉固定只有一个轴,因此,可能会造成内踝骨块的旋转,从而导致远期预后不良。


 

图源:DOI: 10.1097/BOT.0b013e3182404512


 

图源:DOI: 10.1177/1071100719840995


钢板固定


针对内踝垂直剪切骨折,使用部分螺纹松质骨螺钉固定是一种传统的固定方式,但是与钢板相比,其硬度不及钢板。


但是钢板内固定的缺点在于需要进行更为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对于内侧皮肤条件不好的患者而言,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同时,由于内踝表面并没有大量软组织覆盖,术后由于钢板激惹引起的不适感可能难以避免。


这些虽然限制了其在内踝骨折的应用,但毫无疑问,其硬度高。Jones等人开展的一项研究证明,内踝钢板(1/3管型)相较于传统螺钉以及钩钢板技术


图源:DOI: 10.1302/0301-620x.101B5.BJJ-2019-0070




内踝骨折块的固定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以避免远期出现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针对不同的骨折块类型要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当内踝骨折快较小难以用螺钉固定时,克氏针张力带是一种可靠的固定的方式,而对于可以用两枚螺钉固定的内踝骨折块时,全螺纹双皮质固定可能更可靠。

对于内侧皮肤条件较好、骨折线大致垂直于胫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类型,钢板内固定也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疗效。






排版:海藻

插图:作者提供

题图:  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Daly P J, Fitzgerald R H, Jr., Melton L J, et al. Epidemiology of ankle fractures in Rochester, Minnesota[J]. Acta Orthop Scand, 1987, 58(5): 539-44.

[2] Ramsey P L, Hamilton W. Changes in tibiotalar area of contact caused by lateral talar shift[J]. J Bone Joint Surg Am, 1976, 58(3): 356-7.

[3] Khlopas H, Khlopas A, Samuel L T, et al. Current Concepts in Osteoarthritis of the Ankle: Review[J]. Surg Technol Int, 2019, 35: 280-294.

[4] Fowler T T, Pugh K J, Litsky A S, et al. Medial malleolar fractures: a biomechanical study of fixation techniques[J]. Orthopedics, 2011, 34(8): e349-55.

[5] Mohammed A A, Abbas K A, Mawlood A S. A comparative study in fixation methods of medial malleolus fractures between tension bands wiring and screw fixation[J]. Springerplus, 2016, 5: 530.

[6] Park Y H, Cho H W, Choi J W,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headless compression screws and tension band wires for the fixation of medial malleolar fracture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22, 142(10): 2627-2633.

[7] Carter T H, Duckworth A D, White T O. Medial malleolar fractures: current treatment concepts[J]. Bone Joint J, 2019, 101-B(5): 512-521.

[8] Mandel J, Behery O, Narayanan R, et al. Single- vs 2-Screw Lag Fixation of the Medial Malleolus in Unstable Ankle Fractures[J]. Foot Ankle Int, 2019, 40(7): 790-796.

[9] Jones D A, Cannada L K, Bledsoe J G. Are Hook Plates Advantageous Compared to Antiglide Plates for Vertical Shear Malleolar Fractures?[J]. Am J Orthop (Belle Mead NJ), 2016, 45(3): E98-10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