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人口老龄化,髋膝关节手术日益增加,手术重点也由手术逐步转移至术前、术中、术后体系化方向发展。
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自提出并实施以来,有效地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本共识适用于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管理。
1、术前评估及并存病处理
评估重要脏器如心、肺、肝、肾等功能;
控制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术前药物的控制,戒烟、戒酒4周以上;
辨识患者体质。
详细地介绍病情、手术及术后康复计划;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必要时辅以抗焦虑、辅助睡眠等药物调节患者负性心理,调畅情志并改善睡眠。
动态筛查营养风险、评定营养状况;
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需寻找原发疾病并尽早处理;
4、麻醉管理
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联合麻醉医生拟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术中平均动脉血压较基础血压控制性下降20%~30%(术中不低75mmHg,术后不低于85mmHg)。
联合术前、术中、术后镇痛,合理、有效的镇痛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术前评估及贫血处理,手术开始前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等。术中血液管理,降压、缩短手术时间等,术后冷疗、加压包扎、促进造血功能。
术前评估、物理性预防、术后药物预防、中医预防。
控制血糖,注意无菌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
9、止血带、引流管、导尿管应用
(1)止血带使用建议:综合评估止血带的使用与否以及使用时间;如需使用,尽量缩短使用时间。
(2)引流管使用建议:TKA术后不建议常规放置引流管,THA术后需根据术中情况酌情放置引流管;若放置引流管,当日或次日拔除。
(3)导尿管使用建议:关节置换术不推荐常规安置导尿管;若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等术后尿潴留风险高的情况下,可酌情安置导尿管,但需尽早拔除;如出现尿潴留,可予穴位刺激、中药奄包热熨、中药内服等。
“内外结合、筋骨并重”
(1)早期呼吸训练,行踝泵运动;
(2)早期行双上肢、健侧下肢训练,并适当行患肢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助行器辅助下逐步行负重训练及步行训练;
(3)除适当的功能锻炼外,还可配合局部推拿、练功、穴位刺激、中药外敷、内服等促进患肢的康复。
更多共识内容,扫码免费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共识原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