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无以求全
宁静以致远
当前位置:首页 > .html

主任,急诊缝合肌腱,你教学生用什么方法练手呢?

作者:智医健康发布时间:2023-06-01 18:30分类: 浏览:169评论:0


导读:肌腱缝合时,既要维持肌腱张力,又要防止被拉豁。经不同水平医生治疗的预后差异巨大。你用什么方法缝合肌腱呢?效果如何?不说废话,上干货 !!!经典改良 Kessler 缝合法手指活动时...





肌腱缝合时,既要维持肌腱张力,又要防止被拉豁。经不同水平医生治疗的预后差异巨大。你用什么方法缝合肌腱呢?效果如何?


不说废话,上干货 !!!





经典改良 Kessler 缝合法




手指活动时肌腱承受的应力大约 35 N。因此,外科缝合后的肌腱断端需要能够承受至少 40 N 的拉力。两股缝线的缝合方法一般拉力能达到 20 N,缝合后断端可能出现间隙,导致抗张力不足。


经典改良 Kessler  缝合法(Pennington)





Double Kessler 缝合法




目前的肌腱缝合技术一般采用 4 股缝线的缝合法来完成肌腱缝合,可承受 60 N 的拉力,充分满足了早期功能锻炼的需求,相比普通双股 Kessler  缝合法具有更好的力学表现。


Double Kessler 缝合法





非锁定十字缝合




在 4 股缝线的缝合法中,十字缝合是目前最常用的缝合方式,常常在临床研究中作为对照组使用。最初的十字缝合法由 McLarney 发明,属于非锁定十字缝合。


非锁定十字缝合(McLarney et al.)





锁定十字缝合




另一种方法为锁定十字缝合,此法又名 Adelaide 缝合法,已经被证明具有比非锁定法更好的力学表现,在这类缝合法中最具代表性,推荐大家学习使用。


锁定十字缝合(Adelaide 缝合法)


相比各类改良 Kessler 缝合法,Adelaide 缝合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沿肌腱纵轴的拉力作用下,Kessler 缝合法可能在断端出现间隙。


个人理解这可能是因为各类 Kessler 缝合法中都存在若干道垂直于肌腱纵轴的缝线,而在肌腱受到沿纵轴的拉力时,垂直于肌腱纵轴的缝线部分将不可避免的缩短,平行于肌腱的缝线相对延长,缝线结构变形,最终形成间隙。


Kessler 缝合法(红色表示垂直于肌腱纵轴的缝线部分)


Adelaide 法没有横向缝线,可以更好地抵抗纵向拉力,因而不易形成间隙。


当然,Adelaide 缝合法也存在缺点,其缝线暴露在肌腱表面较多,不利于肌腱滑动,可能增加粘连的风险。总之,大家在采用以上缝合法时,也要综合考虑肌腱的粗细和血运等情况,根据实际和自己的习惯使用最恰当的缝合方法。





后记




肌腱缝合手术的小 tips,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使用 5-0 或 6-0 的缝线在肌腱表面完成周围缝合,可以增加 10% ~ 50% 的强度。

2、缝线在肌腱内部的长度需要在 7 mm 至 10 mm 之间,才能保证缝线「吃」住肌腱,避免劈裂或豁口。

3、如果伸肌腱和屈肌腱同时断裂,在缝合时注意保证张力平衡。


4、不可过多清除肌腱周围系膜,保证充足血运。


5、初学者常常使用血管钳钳夹过多肌腱组织,这极易导致肌腱组织坏死,需要注意避免。




作者:陈泓弛

排版:景胜杰

题图: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Mclarney E, Hoffman H, Wolfe SW.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cruciate four-strand flexor tendon repair. J Hand Surg Am. 1999;24(2):295e301.

2、Neumeister MW, Amalfi A, Neumeister 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Flexor tendon repair. Plast Reconstr Surg. 2014 May;133(5):1222-33.

3、Wu YF, Tang JB. Recent developments in flexor tendon repair techniqu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strength of the tendon repair. J Hand Surg Eur Vol. 2014 39: 6-17.

4、Kim HM, Nelson G, Thomopoulos S, Silva MJ, Das R, Gelberman RH. Technical and biological modifications for enhanced flexor tendon repair. J Hand Surg Am. 2010 Jun;35(6):1031-7.

5、Amadio PC. Tendon nutrition and healing. In: Tang JB, Amadio PC, Giumberteau JC, Chang J.eds. Tendon Surgery of the Hand.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2: 1146-1208.

6、Schuind F, Garcia-Elias M, Cooney WP 3rd, et al: Flexor tendon forces: in vivo measurements, J Hand Surg (Am) 17:1992: 291–298.

7、Tang JB, Xie G. Biomechanics of core and peripheral tendon repairs. In: Tang JB, Amadio PC, Giumberteau JC, Chang J.eds. Tendon Surgery of the Hand.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2:35-4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