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无以求全
宁静以致远
当前位置:首页 > .html

说话的艺术是怎样练成的?

作者:大熊空间发布时间:2022-03-13 09:42分类: 浏览:251评论:0


导读: 文 |  发 米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离不开说话,但你有没有想过说话也是一门艺术?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了一说...
文 |  发 米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离不开说话,但你有没有想过说话也是一门艺术?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了一说过:“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最容易,因为三岁的小孩也会说话;最难,因为最擅长辞令的外交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
 
 
 
01
 
前几天湖南卫视经营体验类节目《中餐厅3》如约而至,此次固定嘉宾人马有很大的变动。                                                 
除了三季都参与录制的王俊凯以外,第一季的黄晓明回归升级为店长,秦海璐、杨紫加盟其中,节目组更是专门设置了一名顶级素人厨师林述巍,旨在更完美地为身处意大利的外国友人展现舌尖上的“东方味道”。
 
为了增加节目内容的丰富度,节目组一开始便为五位嘉宾出了道难题——零启动资金,这意味着明星们需要拿着代表中国传统特色的礼品通过语言交流向陌生店面换取食材或资金。
 
作为财务管理的秦海璐主张节省,食物有便很好,不在乎是否精巧,毕竟资金有限。
 
但身为国宴厨师的林述巍却执意于把菜打造为艺术品,并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两人在一集时长内多次产生分歧,使得气氛屡次尴尬。
 
在首播的节目中,秦海璐说话总是一副“很拽”的样子。
 
比如在买菜的时候,直接说林大厨“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然后就是一个白眼。
 
于是不出所料地,“秦海璐情商”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认为秦海璐情商太低,讲话太难听。她做到了真人秀的“真”,在节目录制中完全展现真实的自己。
 
但如此的“真性情”展露于真人秀节目中,只会过度发酵,从而引来一场非议。
 
诚如晋代傅玄《傅子》中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不慎引起的,灾祸都是因为说话不慎而招致的。
 
说话是门艺术,否则就如鬼谷子所言:口可以食,不可以言。饭能随便吃,但话不能乱说。
 
 
 
02
 
我曾看过一则很有意思的小故事: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援助。
 
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
 
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
 
“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
 
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
 
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
 
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人生在世,有时候一句真诚的赞美或好话,仿若阳光一般,使人全身温暖,浑身舒坦。
 
如若是一句伤害对方的话,往往会伤人自尊,甚至不会痊愈,留下永远的伤疤。
 
要相信世界上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永远是语言,当我们对别人出言不逊的时候,也就是把钉子钉进了别人的心中,而且这样的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03
 
娱乐圈公认的最说话的明星,那就得非黄渤莫属了。
 
当年周星驰邀请黄渤演至尊宝,他曾经拒绝过。
 
因为觉得周星驰版本的至尊宝已经深入人心,无法超越。
 
他是怎么拒绝的呢?他说:“您这座山太高了,我翻不过去。”
 
黄渤早年参加小S主持的综艺,小S心直口快地表示:“你长得很特殊哎。”
 
用了一种稍微“婉转”的方式暗指黄渤长得丑。
 
黄渤丝毫不见尴尬,坦率回应:“一开始长得还蛮婉约的,后来就抽象了。”
 
不回避自己不帅这个事实,反而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回应了小S的调侃。
 
在大伙儿都说周冬雨没礼貌没素质的时候,黄渤在采访中说:“大家太严格了,都是娱乐节目。张艺兴有礼貌说装,周冬雨放松一点说没礼貌,大家看个开心就行了。”
 
被问及是否能够取代葛优时,他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回答:“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既肯定了葛优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也表示自己会在电影的这条路上继续前进,将一个后辈的谦逊和进取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占20%,情商占80%。而一个人情商高不高可以看他/她会不会说话。
 
从歌厅驻唱到如今的金马影帝,可以说黄渤的成功离不开他的“会说话”。
 
一个会说话的人,总是能在恰当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话。在面对一种情境时,从容回应对自己有利而又顾及他人感受的答案。
 
 
 
 
04
 
奇葩说黄执中有句名言:懂说话,才懂得做人的滋味。
 
人生在世,我们无法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空间里。
 
无论我们将怎样度过漫漫人生,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都无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往、沟通以及和谐相处。
 
很多时候,一句话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如魏征一句话就避免了被李世民杀头,甚至还备受宠信。
 
因此,成为会说话的人,也许是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件头等大事。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学会说话呢?
 
礼貌用语,表示亲切与尊重。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
 
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
 
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所以注意说话礼貌是极为重要的,与人说话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尊重他人,多说“请”“谢谢”等礼貌词。
 
间接回应,表达自己的意思。
 
大文豪萧伯纳就深谙委婉说话的口才艺术。
 
有一次,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问他:“您看我现在有多大年纪?”“看您的牙齿晶莹,像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有19岁,看您扭捏的腰肢,顶多14岁。”萧伯纳一本正经地回答。
 
听了这番话,那位贵妇高兴地禁不住跳了起来:“那您能否准确地说出我的年龄呢?”
 
萧伯纳立刻回答:“那么就请您把我刚才说过的三个数字加起来吧!”
 
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谈时常会碰到一些不便于直接说明白的事物,那么不妨
 
婉转地回应,人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
 
委婉是一种低姿态的表现,没有过多地显露出自己强迫对方接受的意味,反而尽量以一种平和的顺从的态度让对方体会到话语中的特定含意。
 
词不显而意达,虽然表面的语句非常含蓄,但内在的意思传达却很有力,使人很快就能够明了。
 
说话的最高境界,站在他人角度说话。
  
著名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经常要租用旅馆的大礼堂讲授社交训练课程。有一 次,当准备工作即将就绪时,却忽然接到通知,房主要他付比原来多三倍的租金。
 
而此时入场券已经印好,并且早已发出去了,其它准备开课的事宜也都已办妥。因此,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好这件事。
 
卡耐基找到经理,说:“我接到通知时,有点震惊,不过这不怪。假如我处在您的位置,或许也会这么做。您要尽量使旅馆多赢利。但是也请您想一想,我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上万的中上层管理者来听课,对房主来说,这难道不是不花钱的活广告吗?事实上,假如您花5000美元在报纸上登广告,您是不可能邀请到这么多人亲自来您的旅馆参观的,可我的训练班给您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
 
讲完后,卡耐基告辞了:“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
 
第二天,卡耐基收到一封信,通知他租金只涨50%,而不是300%。
 
因此,以利他的角度出发说话,往往更容易得到别人的青睐。
 
懂得了以上这三点,相信你就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游刃自如。
 
人生需要学会说话的艺术,就看你是否愿意迈出这一步,愿成功路上你我共勉!
 
        </div>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