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无以求全
宁静以致远
当前位置:首页 > .html

慢 粒

作者:大熊空间发布时间:2022-03-13 09:42分类: 浏览:259评论:0


导读:慢 粒汤碧峰“慢粒”这个词相信大多数人没听说过,“慢粒”就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简称。这称呼只有在医生和患者中知其意思,一般人谁会去关心这种专业性很强的深奥词汇。要不是自己得了这个...

慢 粒

汤碧峰

“慢粒”这个词相信大多数人没听说过,“慢粒”就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简称。这称呼只有在医生和患者中知其意思,一般人谁会去关心这种专业性很强的深奥词汇。要不是自己得了这个病,我大概决不会去了解这个词。

为什么用这称呼,据我猜想,一是文字简洁,用起来方便,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如写个英文缩写CML,一般人看不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直接称呼白血病这个让人恐惧的词汇,让病人难以接受。

有个电影,叫《我不是药神》,许多人看过,或者听说过,讲的就是一群“慢粒”患者的故事。一个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贩,从印度带回治疗“慢粒”的仿制药“格列卫”贩卖,开始为了挣钱,到后来为病人的生存权而抗争,主人翁后来虽被判刑却受到尊敬。

据说该片上映后,引起高层的关注,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而现在治疗“慢粒”的药进入社保也与此有关。

2019年四月下旬,因感冒久拖不愈,进一院呼吸科住院治疗,几次血常规检验,白细胞居高不降,于是请血液科会诊,作骨穿检测,查出“慢粒”。血液科郭主任说:根据血像分析,90%确诊为“慢粒”,还有10%要等省里的融合基因检测结果,但基本上可以确诊是这个病。

一听白血病这三个字,脑袋一下子蒙了,一片空白,首先想到的是恶性肿瘤、癌这几个词,以及因这个病而倒下去的人,感觉是那样的绝望、无助,不相信这是真的。可人家是医生、专家,有科学依据,不可能随便说说。

绝望中我问郭主任:“这病有治吗?”郭主任说:“你不用担心,这是个慢性病,现在有药可治,而且还进医保,就像糖尿病、高血压那样,吃药就行。当然,这毕竟是个恶性肿瘤,是癌,要重视,规范治疗。”郭主任带着职业性的表情,她说的话,我总觉得是在安慰病人。

郭主任说这病用不着住院治疗,回去等省里的检测报告,报告来了再决定吃药,以后主要是门诊随访,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于是出院在家等待消息。

这等待的日子,可真难熬,以前好睡的我却睡不着觉,总是想为什么会得这病。好几次怀疑是不是在做梦,睡一觉醒来就过去了。

在杭州117医院当医生的外甥特地赶来安慰我,说你不用担心,她已问过浙一医院的同学,是血液科的博导,这病不用住院,吃药就行,规范治疗,也不用来杭州,嘉兴血液科医生完全能胜任。还告诉我,有个国家荣誉主席也得这病,活得很长寿的。她这样说让我好受许多。

一星期后,省里的检测报告来了,融合基因72%。于是郭主任开处方,关照我注意的有关事项,先去社保局办理黄卡,作为特殊病人登记,然后去指定药店买外配药格列卫,当天就开始服药。

这吃药本来应该是件简单的事,可没想到药副作用反应,真是让人受不了。吃药前是难熬,吃了药后是难受。恶心、头晕,吃不下东西,胃病发作,肠不畅通,整天想大便。早上起来眼皮肿,眼睛模糊,脸也肿等等。才吃了两个星期,大便出血,拉出不少鲜血,和妻两人吓得腿发软,赶紧上医院。肛肠科检查倾向内痔出血,好在用药后不再出血。

因为难受,找医生咨询,医生说,适应了就好。于是问医生能不能介绍几个病友给我,让我交流交流。医生把我拉进了血液科建的嘉兴医宣群,患友还介绍我进了浙江“慢粒”群,这才找到有共同语言和可以倾诉的地方。

患友们在群里介绍了自己的治疗经验,和治疗这病的发展过程。告诉说,从有了靶向药,药费进社保,我们应该是很幸运了。患友们安慰说,我们患友中十几年的有的是,只要吃药,配合治疗就没事。

服药后,原来数倍于标准的白细胞,一下子给打了下来,最低到两千多,开始吃升白药。从三天一化验到一星期、两星期一化验。三个月的第一次融合基因检测转阴,我非常高兴,可半年度检查又转了阳性。

慢粒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原因是基因突变,造成第9、第22号染色体易位。得病后,我们总是要问,自己为什么会得这病?常见的说法,导致该病的诱因有环境污染、病毒感染、接触化学物质等等,但有一点我们不想承认或者怕承认,就是自身的基因不够强大,同样情况下,为什么有人得病,有人不会得病,应该与基因有关。

现在国家富强了,科技进步了,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加上社会保险制度的日益完善,有病可治,有药可医,加上患者自身的修复功能,我相信“慢粒”不仅可治、可控,也一定会有治愈的那一天。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七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