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呼吸道癌症;全球疾病负担
背景:呼吸道癌症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3.4 的重要步骤,即到 2030 年将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我们旨在提供全球、区域和国家对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和喉癌的 1990 年至 2019 年负担及其归因风险的估计。
方法:根据 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和风险因素研究(GBD) 方法,我们评估了呼吸道癌症(即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和喉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残疾寿命年数、损失寿命年数和残疾调整生命年数(DALYs)。根据 204 个国家和地区的风险暴露、相对风险和理论最低风险暴露水平输入,按性别和社会人口指数(SDI)分层,估算了因各风险因素导致的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和喉癌死亡人数。趋势估计从 1990 年到 2019 年,重点是 2010-2019 年。
调查结果:在全球范围内,有 226 万 (95% 不确定区间 207 至 245)新发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病例,以及 204 万例(188 至 219)因气管、支气管和肺癌导致死亡,因肿瘤导致的 DALYs 为 4590 万(4230 至 4930)。
共有 209,000(194,000 至 225,000)例喉癌新病例,2019 年,全球因喉癌导致的死亡人数为 123,000(115,000 至 133,000)人,DALYs 为 326 万(303 至 351)。从 2010 年到 2019 年,全球新发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病例数增加了 23.3%(12.9 至 33.6),喉癌病例数增加了 24.7%(16.0 至 34.1)。过去十年中,全球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下降了 7.4%(-16.8 - 1.6),男性喉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下降了 3.0%(-10.5 - 5.0);然而,在同一时期,女性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加了 0.9%(-8.2 - 10.2),喉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减少了 0.5%(-8.4 - 8.1)。
此外,尽管从 2010 年到 2019 年,全球范围内,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和喉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但一些地区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 SDI 范围较低的地区。2019 年,吸烟导致了 64.2%(61.9 - 66.4)的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死亡,63.4%(56.3 - 69.3)的喉癌死亡。对于男性和男女总体而言,吸烟是年龄标准化气管癌、支气管癌和肺癌死亡的主要特定风险因素,2019 年,在所有 SDI 五分位数和 GBD 地区,每 10 万人中有一人患肺癌。然而,在女性中,在低 SDI 五分位数地区和三个 GBD 地区(中部、东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西部),固体燃料的家庭空气污染是 2019 年的主要特定风险因素。
结论:在过去十年中,全球范围内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和喉癌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都在增加。更令人担忧的是,年龄标准化的发病率和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和喉癌死亡率在一些人群中增加,即在 SDI 低五分位人群和女性中。预防措施,如控烟干预措施、以主要空气污染源为重点的空气质量管理方案,以及广泛获得清洁能源,应在这些环境中优先考虑。
策划:GoEun,梅浙
投稿及合作:yinqihang@dxy.cn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PLUS
GBD 2019 Respiratory Tract Cancers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respiratory tract cancers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from 1990 to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Lancet Respir Med. 2021 Aug 16;S2213-2600(21)00164-8. doi: 10.1016/S2213-2600(21)00164-8.
相关文章
- 中性粒细胞缺乏但不伴发热,要用抗菌药物吗?
- 3 分钟掌握肿瘤动态:血液 NGS 可为 ALK 阳性 NSCLC 提供临床决策;III 期结肠癌肿瘤沉积为阴性预后因素
- 祥细观察软骨肉瘤
- 免疫治疗超进展,什么指标能预测?哪些患者是高危?
- 曲妥珠单抗的 5 大使用注意事项,千万别踩坑!
- 三阴性乳腺癌 14 大治疗靶点盘点,还有哪个你不知道?
- NSCLC 之 PD-L1 检测,无关紧要还是至关重要?
- 新型口服 SERD 药物可将 HR+ 乳腺癌的死亡风险降低 30% | SABCS 乳腺癌研讨会
- HPV 相关的口咽癌患者是否可调整区域内放射范围和剂量?
-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 & 随访,看看最新国外指南如何规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