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无以求全
宁静以致远
当前位置:首页 > .html

咏春拳的起源

作者:大熊空间发布时间:2022-02-19 17:09分类: 浏览:258评论:0


导读: 咏春拳的起源    咏春拳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是由福建严咏春首创。严咏春是清中叶少林俗家弟子严四之女,偶然看到蛇鹤相争,受启发而在自己原有的武功基础上,创编了咏春拳术。第二种说...

 

咏春拳的起源


    咏春拳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是由福建严咏春首创。严咏春是清中叶少林俗家弟子严四之女,偶然看到蛇鹤相争,受启发而在自己原有的武功基础上,创编了咏春拳术。第二种说法,认为咏春拳创始人是清初的少林派弟子五枚师太。第三种说法是:咏春拳的前身为“永春拳”,是清初反清组织“天地会”的一种斗争武技,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尘庵主所创。他传给湘昆戏班的武生张五(人称摊手五)。张五后来落难来粤,落脚于佛山的“琼花会馆”,便将咏春拳传于粤剧界诸弟子。红船中人黄宝华、梁二娣、大花面锦等人学得此拳,又再传给在佛山筷子路开中药店兼行医的梁赞,此后梁赞将咏春拳发扬光大。第四种说法,咏春拳应为永春拳,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乃当年进殿者所习的南派内家拳法,全称是少林永春,总教习是少林弟子至善禅师。南少林被焚,至善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于粤剧红船中当伙夫。戏班中人纷纷拜他为师,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为戏班中花旦,所学尤精,被人誉为“永春三娘”。后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梁二娣等人,黄、梁又传佛山梁赞,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


 

咏春拳的起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