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平讲梅花拳<?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梅花拳的起源与流派 关于梅花拳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四派。 1、穿心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一221年),由著名军事家孙武 (即孙子,春秋末齐国人)创编,又称之为孙武子穿心梅花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递约一百二十余代。明末由张三省重新整理中兴。此拳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湖北等地比较盛行。河南(黄河以南)的穿心梅花拳就是由清末时期北京万顺镖局的孔继祥所传。先传给河北冀州冀县大罗村的曹振谱,后又通过曹老先生传给我省开封的赵青林、石桂林、石青林、王政国、马金义及许昌的郭绍芳、葛心如、寇运兴、王邦宪、张秀生、杨万青等。后又通过诸位老师传到全国各地,以至海外。此拳路线多呈“中”字形,称之为穿心梅花拳。郭绍芳之女郭力(又名郭增莲)是民主人士,在河南省政协2003年编印的《河南文史资料23期》中收录了她的一篇文章《我和我的武术活动》。92岁的“女状元”郭力一生习武不辍。郭力从14岁开始随父习小洪拳,后又师从他人习六合拳、梅花拳。她习武以梅花拳为主,兼习枪、刀、剑、棍。19岁时,她参加第二届国术国考,获第一名,人称“女状元”。郭力老太太把习武强身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晚练拳,各练1小时。有武艺在身的她最大体会是“习武可以自卫、可以强身”。抗日战争时期,郭女士在四川梅山做小学教师时,曾凭一根棍、一把剑,把入室行窃的歹徒喝出门外。一时间,梅山当地盛传“小学女教师会武,只身喝走窃贼”的故事。1992年不慎摔伤后,她左胯骨骨折,习武中断,但她一直保持着运动的习惯,闲暇时,每每拿出兵器舞动一番。郭力说,这些兵器不仅可以防身,更给了她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是她人生最大的财富。 2、干枝梅:起源于明朝末年。如流行于北京的梅花拳,因以五式桩功见长,又称之为梅花桩拳。此拳代表人物如韩其昌、韩建中等。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