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无以求全
宁静以致远
当前位置:首页 > .html

小念头的练与用(第二部)

作者:大熊空间发布时间:2022-02-19 17:09分类: 浏览:244评论:0


导读: 左襟手(襟,有的咏春门人用的是提手旁的,比较生僻。由于此手法贴身而下,本脉故用襟。) 左拳变掌,掌心向上,逆时针旋转的同时,沿体侧下按,至左臂伸直,沉...

195570902.jpg

左襟手(襟,有的咏春门人用的是提手旁的,比较生僻。由于此手法贴身而下,本脉故用襟。)

左拳变掌,掌心向上,逆时针旋转的同时,沿体侧下按,至左臂伸直,沉肩,力达掌根。


右襟手


左掌维持下按


右拳变掌,掌心向上,逆时针旋转的同时,沿体侧下按,至右臂伸直,沉肩,力达掌根。


后襟手


两掌沿体后贴身上提,掌背贴与两侧腰子部位,掌心向后。两掌同时向后按去,力达掌根,两臂伸直,两掌尽量靠近。


前襟手


两掌收回,再次贴于腰部,随即,两掌贴身上提,经肋部收回至胸前,两掌靠近,掌心斜向前方。


然后,两掌同时沿身体45°角,往斜下方按出,两臂伸直,力达掌根。


襟手解析


在小念头套路里,四面襟手除了有锻炼掌力之能外,还能伸筋拔骨,有修炼螺旋缠丝力之妙。


四面襟手还是非常实用的实战手法。


左右襟手:


可以消解擒拿


亦为肩打之法(如同八极拳的“贴身靠”,形意拳的“老熊撞树”之法)


后襟手


可以消解擒拿


亦为咏春拳中为数不多的后招之一,极为阴毒。咏春拳讲究“朝面追形”,最忌“露背”,后襟手为补救之法,亦可主动攻敌。


主动攻敌时,非生死搏击,一般不轻用。


前襟手

贴身短打时,极为隐蔽地攻击对方中下部位,除非生死搏击,一般不轻用。

拦手

双手以肘为轴,弯曲的同时交叉上抬,回收至胸前,与肩同高,小臂与胸的距离为大臂长度,即小臂与胸呈水平状态。两小臂由交叉变为上下互叠,左臂置于右臂上,水平但不贴在一起。

拂手

头颈保持正直,眼球迅速转动,左右各观望一次,两臂以肩、肘为轴迅速弹开,以两掌为力点,水平向两侧拂出。

拦手

两臂以肩、肘为轴向内回收,恢复成拦手,右臂置于左臂之上,两前臂水平但不贴在一起。

枕手

两肘下沉,左前臂经右前臂之下,由内向外翻转,至两小臂平行相对,两掌心也相对,手掌略低于肩,两掌间距约为自己一掌(掌指至腕的长度)。

摊手

两肘略微上浮,小臂旋转的同时微上抬,两掌掌心由相对变为掌心向上的摊手,手掌摊平,与肩同高,两掌间距小于肩宽。

窒手

两掌翻下,同时肘部迅速下沉,肘部距离身体约一拳,两掌略低于肩。此时,肘部只是下沉,并不是将前臂向后拉回身前,两掌只比摊手时略低一点。

标指

肘部发力,两手突然向前插去,此时手臂略微弯曲,意、力均在指尖。

长桥按掌

肩部发力,两掌下按,注意此时肘部不能弯曲,按至小腹前为止,距离小腹约为一掌(手指至腕为一掌)。

正身提手

肩部发力,两臂向上提起,肘部依然不能弯曲,提起时两掌变成勾手,至勾手与下颌同高为止,意、力点均在腕部。

收拳

两臂依然伸直,勾手变为握拳,两前臂旋转180°,变为拳心向上,曲肘,收回至乳侧。


上一节所学习的内容,在小念头的套路里是一个连贯动作,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尽量掌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深刻理解小念头的实战用法。

特别是由拦手至标指的整个过程,一定不要有停顿,只有这样,实战中才能不期然而然,达到消解及攻击的目的。

同时,这组动作也可以拆分开来,以单手完成,这样练习,对正确领悟攻击方法大有裨益。

现在,我们单个手法进行讲解:

拦手

拦手在小念头套路里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很多咏春拳师都是将它作为一种单纯的防御手法来进行讲解,当然了,他们讲述的只不过是拦手的一种用法罢了。

作为一种手法,在上述动作中连续出现两次,如果说它不重要,肯定是不合理的。从这组动作练法上进行分析,明面上,拦手只是作为一种承上启下的手法,其实,拦手还是一式肘法,这式肘法名为劈肘(有的咏春门人称之为批肘),可以分为前劈肘及后劈肘,前劈肘在实战中运用较多,后劈肘运用较少。

肘法的练法及用法,我会在寻桥套路里进行讲解,有悟性的朋友也可以自行练习,找出它的用法。

拦手还可以与许多学习过的手法组合,在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各位初学者不妨可以自由组合,自行领悟吧!

窒手

窒手的用法和伏手大同小异,区别就在于窒手用力的方法是贴在对方的桥手之上,伏手用力的方法是掌根用力向下沉桥,窒手多用于消解对方的攻击。

标指

标指练柔

练习标指时要求发劲柔韧,如同弹簧一样,看似轻盈柔弱,实则强劲凌厉。心意要集中,肢体要柔韧(切记是柔韧,非为柔弱),在发力时,如能达至全身柔劲突然贯出而劲透指尖,就会产生巨大的杀伤力。

标指用法太过阴毒,没有老师指点容易伤及自身,十分不适合初学者,故略去不写。

长桥按掌

咏春拳实作中,凡是手臂未伸直的招式,都是以肘部下沉作为发力的根源,咏春拳术语称之为“肘底力”。但是,如果在手臂伸直,无法使用肘底力时,又该如何化解及反击对方呢?

长桥按掌就在这样的假设中,被研究了出来。

长桥按掌注重锻炼肩部的三角肌及背阔肌,它的发力根源就是肩背力及手腕力。

在通常情况下,长桥按掌的使用机率是很低的。因为一位优秀的咏春拳手,会特别注意自己的桥手,使其始终处于自己的身体中线,以防桥手被托,破绽大开。但是,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只有长桥按掌才是最佳的消解动作。

长桥按掌不单可以被动消解,还可以连接其它手法,达到“连消带打”的目的。

正身提手

正身提手可以与上一式动作组合使用,虽然在实战中使用较少,但是,它可不只是“打酱油”的手法,如果要详谈正身提手的话,就会涉及到咏春拳的核心秘密,此处略去,各位初学者就当它是锻炼桥手肌肉的招式就好了。


左侧掌

左拳变掌,由乳侧经胸口贴身滚出,滚出的同时,小臂自然旋转变成侧掌,左侧掌向右推出,至右肩处止。

横掌

以肩带肘,以肘带手,左掌向左拉回,至身体中线止。左掌在拉回身体中线的同时,左腕带动小臂沿顺时针微旋约90°,拉回身体中线时,左肘贴肋,左掌掌指斜向左前方,掌心斜向右前方。

肘部贴身发力,推动左掌沿身体中线向前印出,定式时,左掌掌指向左,掌心向前,掌根为力点。

圈手

左腕水平旋转至手心向上时,掌指内卷成圈手(动作细节及要领与上述的圈手相同)。

收拳

左拳收回至左乳侧。

右侧掌

动作与上相同,只是改用右手。

横掌

动作与上相同,只是改用右手。

圈手

动作与上相同,只是改用右手。

收拳

动作与上相同,只是改用右手。

以上动作练习时应该一气呵成,也可以从套路中摘出,作为单式练习。单式练习时,可以加入腰胯之力。

咏春拳的源流相同,支脉众多,拳法的练同小异,不过,无论哪个支脉,他们都会认为咏春拳的掌法并不多,其实不然,许多实用的掌法全部隐藏在拳术套路的细节中,如:立掌、塌掌、抹掌等等。也有咏春门人认为咏春拳应该具备专门练习掌法的套路,譬如:佛山曾传出消息,在广西寻找到了咏春拳的隐秘传人,并从其处习得咏春派秘门掌法。不过,许多年过去了,一直未能公布其所学,此事真伪也就不得而知,当年的重磅消息,现今逐渐演变成了咏春拳门人之间的一个笑谈。

实战中,运用最多的掌法中就有正掌及侧掌。通常,正掌是针对对方上、中路进行攻击的手法,侧掌则以攻击对方的中路为主,侧掌也可以攻击对方上部,不过,不能算常规用法,只是作为一种突袭的手段罢了。



摊手

左拳变掌,掌心向上,自体侧贴身(并非贴在身上)移至身体中线,然后沿身体中线缓缓推出,推出时为肘部发力,掌心摊平,定式时肘部距离身体约一拳距离(具体细节参见套路中的摊手描述)。

枕手

手腕旋转90°,肘部发力(练时微发力,用时要发沉肘之力),小臂微下沉,着力点在腕跟部(切记!),定式时成枕手。

括手

以肘部为轴,小臂自然旋转,手掌经胸前向下划弧,至左腿外侧止,定式时,手臂与身体约成30°角(此时要注意结合桩架之力,可以先意会,单独练习时再着重体会。),着力点位于肘、腕及小指一侧。

捞手

左臂以肘部之力(切记!),由下向上如水中捞起物体一般捞起,手臂在升起的同时,小臂旋转180°,变成手心向上,定式时成摊手,手掌高与肩平。

横掌

手掌向内圈起,(不是变成圈手)肘部不动,全凭腕部变化,手腕旋转180°后,手掌以腕部的屈伸之力(切记!),配合肘部发力,呈横掌沿身体中线往斜下印出,定式时,小臂与身体成45°。

练习时不可吐(不是错别字!乃本支脉字诀!)肩,用时可以加入吐肩,增加招法整劲及掌法的震荡力。

圈手

动作要领与前面所学圈手相同。

收拳

动作要领与前面所学相同。

接下来,换做右手,将以上动作再做一遍,要领相同,只是左右手互换而已。

这一组动作在小念头的套路中是一组连贯动作,练习时最好一气呵成,不要有停顿,也可以将之摘出,作为单式练习,这样更容易体会其用法。

摊手、枕手、括手都是防守动作,摊手可以阻挡针对中路的攻击,枕手也是阻挡针对身体中路的攻击,二者在用法上还是有严格的区分,摊手可以阻挡自己桥手之上的攻击,而拦手恰恰相反,它针对的是自身桥手之下的攻击。初学者在练习过程中要多思索,多体悟手法的细节,神而明之,用法自现。

括手也是用于阻挡针对身体中路的攻击,不过括手的运行轨迹是划一个大弧线,这样的话就包含了自身下路,对中、下路的攻击有奇效。

括手与捞手可以配合使用,破除对方腿法攻击有奇效哦!

括手和捞手还是十分阴毒的下路攻击手法,(核心打法哦!亲!)区别是一个针对侧面之敌,另一个针对正面之敌,这两个手法和后肘、拂手一样是女性防身自卫的四个顶级手法,如果你是女性朋友,只有你每天练习一二十次,效果嘛?呵呵!还是最好没有验证的机会!

男性朋友更要好好练习(前几天,看见一则新闻,歹徒当着男孩的面,侮辱了他的女朋友,而这位男孩能做的,居然只是躲在角落瑟瑟发抖,悲哀啊!亲!),这也是以弱胜强的隐秘打法。

男人肩部可担山,打拼事业的同时还要记得,还有人需要你的保护,别让需要你保护的人失望哦!

不过,初学者学习后,【非生死攸关】,切记不可轻易使用。

横掌是走偏门的手法,可以突袭,也可以连消带打,不过,使用时如果没有较强的功底,反而易被对方所乘,对于初学者而言较难掌握,初学者只要知道它是针对对方中、下路的攻击手法就好了,具体用法略去。



膀手

左拳变掌,掌心向上,左肘上翻同时向前推出,左掌在推出时顺时针旋转,定式时,肘部朝天,大臂与身体成90°,小臂与大臂成45°,掌心斜向前下方。

要点:

一:肩要沉,更要放松。

二:肘要略高于肩。

三:手掌要在身体中线。

摊手

肘部由上向下翻,翻转的同时小臂及手掌自然旋转,变成掌心向上的摊手。

要点:要注意归肘之力。

反掌(昂掌)

肘部发力,手指向前下倒出,以腕跟为力点向前印出,定式时,掌指向下,掌根高与肩平。

要点:

一:初始练习,手腕部容易难受,不要紧张,待臂部及腕部之筋拉伸后,就不觉难过了。

二:注意沉肩及肩部放松,只有如此,劲力的传输才会通达。

三:定式时,手掌需保持在身体中线。

摊手

动作要领与前面所学摊手相同。

圈手

动作要领与前面所学圈手相同。

收拳

动作要领与前面所学收拳相同。

接下来,换右手再做一次,动作要领相同,只是左右手互换而已。

这一组动作在练习时一定要连贯,不可停滞,也可以从套路中摘出,作为单式进行单独练习。



众所周知,咏春拳是一门非常讲究贴身短打的拳种,在双方贴身搏斗肢体相接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借力化力、连消带打,这就要提到咏春拳“三式拳种”排名之首的膀手了。

膀手是咏春拳近距离搏击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实战中双方的攻防转换有着决定的意义。

膀手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生理结构,借力化力、以斜打直,借助角度及方向变化进行攻防转换。实战中,膀手可以转换成绝大多数的手法,所以说:“膀手,是咏春拳最多变、最精妙的手法之一。


发表评论: